Nov. Gen. Sp.(quoad ed.)5:237. pl. 467. 1821(1822).
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主根圆锥形,肉质,肥厚,半透明,生多数须根。在主根上有1枚鳞茎;鳞茎近球形,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,鳞片肉质,白色,中肋褐色,披针形,长8-9mm,宽2.5-3mm,在鳞茎基部长出数条长短不一的匍匐枝,在每一匍匐枝的顶端均长出1枚小鳞茎,小鳞茎通常为卵球形,脱离母体后便长成小植株,在鳞茎之上有1枚顶芽。叶数枚至10数枚,与花序均自顶芽长出。叶柄长20-30cm,基部扁,鞘状,白色,有3条褐色的纵脉,下部边缘密被长的曲柔毛,上部无毛,稀疏被长柔毛;小叶片3,宽倒三角形,长2-3cm,宽3-6cm,基部宽楔形,先端微凹,有时深凹,如为深凹,则小叶片呈宽鱼尾状,侧角圆,两面无毛,稀疏被短柔毛,侧脉每边2条。花序为伞形花序,自叶腋生出,有6-10朵花;花序梗通常长于叶,与花梗和花萼均无毛;苞片宽卵形,膜质,长和宽均为1.5mm;花梗长1-1.8cm;萼片5,分离,长圆状披针形,长4-4.5mm,中间绿色,边缘白色,先端有2枚长圆形、橙红色的腺体;花冠漏斗状,直径1-1.5cm,紫色,筒内绿色,裂片5,长1.3-1.5cm,基部急尖,分离,向上合生成筒,筒长为花冠全长的1/2,裂片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圆,开展。雄蕊10,5长5短间生,花丝下部合生成筒,长雄蕊的花丝密被短硬毛,短雄蕊长及长雄蕊的1/2,花丝疏被短硬毛或近无毛;子房无毛,花柱5,外弯,疏被短硬毛,柱头呈马蹄形。花期:8-10月。果期:蒴果未见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等 1009301),归化。生于苗圃和园艺场的花盆中,海拔50-80m。
分布:原产于哥伦比亚、厄瓜多尔、哥斯达黎加、萨尔瓦多、墨西哥、尼加拉瓜以及秘鲁。现已传播到世界上除南、北极以外的大多数地区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和云南等地均有归化。
本种的传播通常是通过园艺工作者在引种栽培工作中,不知不觉将带有其小鳞茎的土壤栽种苗木,送往各地。该植物通过它的小鳞茎进行无性繁殖,长成小植株。其传播和繁殖的能力极强,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成为恶性杂草。